《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

精彩!作者用52則精準並俱說服力(意即:有科學實驗佐證)的文章,為讀者剖析出許多人們行為上的謬誤。文字不但精確,且讓人不時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下面列出幾則我覺得特別有感觸的:

  • 理由的正當性-爛理由也是理由
    全書的第一篇便讓我覺得挖到寶了,或許跟No.23提到的首因效應也有關吧?
  • 威爾.羅傑斯現象-如何不費吹灰之力,就交出亮眼成績單
    除了學到一個投機取巧的方法外(?),也讓我警覺到平時判斷的一些盲點。
  • 資訊偏差-如果你有敵人,就提供資訊給他
    身為理工人,自然會覺得有越多資訊可供決策越好,但很多時候過多的資訊對於作出好的決定不但沒有影響,甚至只是浪費更多時間而已
  • 簡單的邏輯-不要相信每一個直覺
    在很多時候,我自己對於看似簡單的問題,也都會偏好直覺反應,但這輕則考試扣分,重則容易停止思考、變得迷信,實在是不可不慎。
  • 情意的捷徑-為什麼你是感覺的傀儡
    必須承認我是個很感情用事的人,容易因為情緒的波動而作出不理智的決定,所以覺得這篇最後的建議十分有用:先將想法條列出來,接著再把每一個想法前面加上「我覺得」,再來辨認何者為感覺的Heuristic所產生的。
  • 內省錯覺-為什麼你應該成為自己的異教徒
    這篇給了我不小的震撼,因為我本來就是個喜歡自己和自己對話,對某個主題/想法作討論的傢伙,但是這篇卻提到這樣的內省很多時候都只是會為了已有的信念作加強、扭曲甚至辯護而已!也因為如此,越是深信不疑的想法,越是需要抱持懷疑的態度去審視才是正解。
  • 無法關上機會之門-為什麼你需要破斧沉舟
    當談到選擇時,我大概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優柔寡斷的一位了。主要的原因,就是這篇所談的主題:不願意放下任何一個可能的選擇或是現有的機會。破斧沉舟確實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啊。
  • 選擇盲從性-為什麼你總是對最好的選擇視若無睹
    當在考慮是否要作某件事的時候,我想大多數人可能當會如我一樣,只以作與不作的情況來作考量吧,但很多時候其實最好的選擇並不在這兩者之間,而是存在於第三種、第四種、甚至無限多種可能之中,只是我們的注意力就只讓我們專注在這全有或全無的選項內。
  • 放血效應-為什麼我們對愚昧無感
    即使我們知道我們現在所作的、所奉行的是錯的,但在沒有「心目中更好的選擇」出現之前,我們還是會繼續維持原有的舊模式。但要是原有的舊行為是有害的呢?我們卻仍會繼續進行,造成更多的傷害。書內建議定期巡視自己所奉行的理論與想法,若是發現有誤,就請用沉沒成本的概念,馬上棄船吧!
  • 非我發明症候群-為什麼自己做的料理總是比較好吃
    人們容易偏好對自己所創的事物早已不是新聞了,真要選出最好的方法,就對於自己所創的理論或方法作雙盲測試吧!
  • 假共識效應-為什麼你認為他人想法與你一致
    當我們相信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認為其它人也跟自己一樣-『怎麼可能有人會這麼蠢相信這種事情』-對!就是有跟你不一樣的人會跟你有不同的信念,所以別再拿自己當作是通則,而否定某些論點或相信大家都跟你一樣了!
  • 歷史修正-為什麼你總是對的
    看過許多人在否認自己曾作過某些事時,或許不用相信對方是刻意的,因為人類的記憶本來就不可靠,會改變記憶來配合現在的思想。
  • 圈內圈外偏見-為什麼要認同足球隊
    作者用了一個我很喜歡的例子:為何科幻電影裡的人類總是文化多元,而外星人(通常是壞人)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因為我們容易對現在所在的團體有認同感,而對陌生人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另一個明顯的例子便是戰爭時前線的士兵對家國的認同以及對方士兵的敵意。或許是因為作者為德國人的緣故,最後一句更是殺傷力十足:「那些為他人而戰的人們不是勇敢,而是愚蠢至極。」
  • 對模糊的無法容忍度-為什麼我們不喜歡面對未知
    風險與模糊性有不同,認知到這點,才能夠清楚思考,畢竟外頭多的是模糊的情境。
  • 對懊悔的恐懼-為什麼「最後的機會」會讓人失去理智
    超容易被這種商法攻陷的我來說,這章看得頗是羞恥啊。
  • 顯著性效果-為什麼引人注目的不一定是重要的
    有多少次人們看到外勞犯罪的新聞時總會露出厭惡的表情?甚至有人會開始宣稱外勞是社會的亂源?當我們將所有的標籤去掉,更多時候本地人才是犯罪率最高的族群呢。只是人們都偏好找出不同的地方,將其當作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別傻了,那幾乎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 「那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強壯」的謬論-為什麼危機極少成為轉機
    一言以蔽之:生存者偏差以及樂觀歸因。
  • 顧慮太多-何時該讓大腦休息
    有些時候,過多的思考反而會妨礙直覺的運作,就如同許多運動選手失敗的故事一般。學會何時思考,何時相信直覺,也是個重要的課題。
  • 專業曲解-手拿錘子時,眼中的問題都像根釘子
    對於專業人士來說(例如軟體工程師),總是會以自己的專業領域來思考,如何跳進別人的鞋子?
  • 能力錯覺-懂得划船不如選對船
    究竟那些成功的CEO們有什麼秘訣或能力可以打造一間甚至是多間成功的公司?答案是:運氣。也就是說偉人傳記是打發時間的有趣讀物,但裡面提到他成功的理由?當作網路文章看過就忘吧!
  • 單因謬誤-石器時代式的尋找代罪羔羊
    「為什麼蘋果熟了會掉下來?」真的只是因為地心引力嗎?別再相信只有一個原因了!
  • 新聞錯覺-為什麼不該閱讀新聞
    那…… 我是不是該放棄看RSS的習慣呢?orz